.imtoken钱包截图软件txt
最佳回答
“imtoken钱包截图软件”.imtoken钱包截图软件txt
(原标题:新报告发布,美媒又惊:居然被中国捏得这么紧)
原创 柳白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柳白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原料生产国之一。《纽约时报》10月15日报道注意到,一份最新发布的调查研究,再次揭露了美国在制药流程初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之深:近700种美国原料药至少有一种化学原料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原料药(API)是用于生产各类药品的有效成分,中国大量生产被称为关键起始材料(KSM)的关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是生产原料药所必需的。
10月14日,非营利组织美国药典委员会(USP)发布的一份新报告,通过追踪药品供应链,找到了制造药品使用的化学原料的来源,并分析了在美国获批的原料药生产中,所需SKM的产地分布。
分析发现,这些原料药所需的KSM,有高达58%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集中于中国(41%)和印度(16%)。
在分析所涉及的原料药中,有679种(占比37%)的至少一种KSM依赖中国供应。
这近700种原料药包括一些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病、癫痫、癌症和艾滋病的药品。最广为人知的抗过敏药苯海拉明,也是其中之一。
原料药所需的KSM,有高达58%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集中于中国(紫)和印度(橙)
美国药典的分析显示,即使那些看似产地分布广泛的药品仍可能依赖中国。
以阿莫西林为例,许多不同的仿制药厂都销售这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分布在世界各地(如印度、约旦、加拿大)的工厂处理该药生产的后期阶段。
但分析发现,用于生产阿莫西林的两种原材料只在中国生产。
此外,有17%的原料药所需的KSM,完全依赖单一国家供应。
具体来说,12%(211种)完全依赖中国,5%(93种)完全依赖印度,不足1%(10种)完全依赖其他国家(印度尼西亚、欧盟等)。
211种在美获批的原料药所需的KSM,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这项研究敦促美国联邦政府推动药品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要将更多关键药品及成分的生产带回美国及其盟友,更要发展新的合成路径、创新化学工艺以及先进的连续流生产技术,以加强快速响应能力,减少供应链脆弱性,增强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保障。
“我们希望通过更完善的数据和更高的透明度,能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增强供应链韧性。”美国药典代表凯莉·哈尼说。
《纽约时报》指出,药品生产是一个多环节过程,不同国家的工厂通常负责不同的生产阶段。制药过程始于原材料的生产。一家通常位于印度的工厂将进口这些原材料,用其来生产活性成分,然后活性成分被用于配制药品。
可美国几乎没有生产这些化学品的工厂,因为其生产过程污染环境,而且美国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导致生产无利可图,中国却能以低成本生产这些原材料。
报道担心,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中国发出关税威胁,一旦真的落实,这可能意味着至少部分制药企业需为从中国进口的原料支付巨额关税。
特朗普曾威胁对从欧盟进口的品牌药征收最高15%的关税,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药品征收100%关税,但目前已推迟了这些措施。
多数大型制药公司表示,他们通过在美投资新建工厂与美政府达成了药价协议,将获得关税豁免。一名政府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对仿制药征收关税的计划。
今年以来,出于对特朗普关税的担忧,美国几乎所有主要的品牌制药商,都宣布了耗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新建或扩建工厂的计划。
只不过这些药企不生产原材料,它们只负责畅销药的后期生产。
研究药品供应链的专家们称,没有让原材料生产回流美国的经济诱因。
中国药企生产车间 IC Photo
近年来,不断有美国政客因药品生产依赖中国而着急上火,这也被视作美国对华博弈的薄弱环节。
上海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合伙人卡梅隆·约翰逊表示,中方已经打出了稀土管制的重拳,但尚未在医药、生物技术或化工领域采取类似措施。
他坦言:“一旦中国明天对这些领域出手,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瘫痪,而我们对此压根无能为力。”
今年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曾发文,点明美国药品供应高度依赖中国的现状。
文章称,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几乎控制着美国药品供应的“命脉”,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仅无法实现在岸生产药品的目标,反而可能导致一些医药公司放弃美国市场。
USP首席执行官罗纳德·皮耶尔温琴齐警告说,特朗普无法通过关税实现在岸生产药品的目标,哪怕“适度的关税”都可能扰乱美国的仿制药供应。
“这一行业的利润更少,任何关税都只会导致制药公司陷入困境。”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印度,也依赖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和其他关键成分。
印度政府2023年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原料药进口的70%来自中国。印度公共卫生专家迪内希·塔库尔说,中国新兴的制药行业在原料药低成本生产方面取得了进展,中国成熟的化工行业也帮助制药公司在化学品生产方面取得优势。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张清鹏表示,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激励和补贴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制药行业发展,使得中国的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产业集群有助于在保持质量的同时降低总体成本,最终让中国成为自由贸易环境中生产API和仿制药的理想地点。”他说。
延伸阅读
中方加码稀土出口新规 美媒:为防美拉着多国绕开中国
10月9日,中方加码稀土出口新规。外媒纷纷讶异于,此举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华盛顿邮报》14日在报道中解读称,中国今年已逐步扩大稀土出口的管制范围,以回应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乱政。而最新出台的规定,更是将其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转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
图为商务部官网截图
美媒注意到,中方此次措施中最关键的一项,是将于12月1日生效的全球许可要求:根据新规,世界任何地区的企业,如果要出口含0.1%及以上原产于中国受控稀土金属的稀土磁体或半导体材料,都必须获得中方批准。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看法称,如此全面的管控措施,意味着尽管美国距离挑战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领先地位仍需数年时间,但中方已经注意到,华盛顿正在认真考虑建立替代供应链,因此希望找到维持自身主导地位的方法。
这些人士指出,中方此次出台的新规,目的是杜绝任何规避中国现有管制的途径。新规的部分目的,是防止美国拉拢马来西亚、缅甸、哈萨克斯坦等其他国家,建立绕开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关键目标是堵塞漏洞,”一名匿名智库研究人员表示,“新一轮稀土管制措施并非临时举措,而是为中国稀土产业构建长期保护框架的重要一步。”
中信证券周一也表示,新规将通过限制采矿及冶炼技术出口,帮助中国“深挖护城河”,这将使“在海外构建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变得“难度大幅增加、成本显著上升”。
号称“欧洲最大中国议题研究智库”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其分析师雅各布·冈特(Jacob Gunter)向美媒表示,多年来,“应将中国在战略性行业的主导地位用作‘杀手锏’” 的观点一直存在。在系统性加强对稀土的控制后,中方此次举动似乎意在“敲打”各方。
“除了将其解读为中国有意全面掌控所有(稀土)现代技术流通这一层意思之外,别无其他。”他说。
数据显示,中国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
江苏连云港等待出口的稀土(资料图/路透社)
根据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外媒普遍解读认为,中方这一举措打击了美国汽车供应链,迫使特朗普政府回到谈判桌前。此后,稀土问题在多轮中美贸易谈判中反复出现,而新规出台时机,恰好与外界推测的两国领导人正式会晤时间相近。
《金融时报》还指出,中国的新限制措施类似于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出口管制体系,这正是美国用来阻止第三国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规则。
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时分析称,中方最新出台的涉稀土措施,被认为是一项“几乎史无前例”的出口管制,使自己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筹码。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新规释出之初,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故技重施,重启关税讹诈,结果反倒让美股再遇“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狂泻,华尔街哀鸿遍野。很快,特朗普、美财长贝森特等人不得不放软语调,称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
图为美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中国稀土布局蓄势多年,一招出手牵动特朗普神经。”《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报道称,中方新规让白宫措手不及,特朗普更是直言其 “来得突然”。但事实上,这一举措并非临时之举,而是中国在稀土领域深耕多年、战略布局的必然成果。
报道指出,面对美国此前对计算机芯片及其他尖端技术的出口限制,中国通过效仿这一管控逻辑,逐步强化自身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议价能力。
龙洲经讯的分析师莱拉·哈瓦贾(Laila Khawaja)表示,稀土是中国的“王牌”,在她看来,目前尚无其他手段能让美国在相关议题上松口。哈瓦贾进一步分析称,中国此次推出的稀土管制措施“经过精准考量”,核心目标就是推动美方对等放宽对芯片的管制。
10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