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token推广xt
最佳回答
“imtoken推广”.timtoken推广xt
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王小军)“我跳了40多年的民族舞。除了在舞台上,我还在新疆的乡村、田间,和各民族老乡一同跳舞,把人民的美好生活跳出来,让全国、全世界都看到。”坐在新疆艺术剧院的排练厅里,迪丽娜尔·阿布拉说起舞蹈,眼里闪着光。

从20世纪80年代的“舞台新秀”到如今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她的舞步里,藏着新疆数十年来文艺发展的印记。
“最早跳舞,就是模仿老乡的样子。”迪丽娜尔笑说,年轻时跟着舞蹈团下基层,在喀什的巷子里看维吾尔族大妈摘葡萄,在伊犁的草原上看哈萨克族姑娘骑马,“那些抬手、转头的动作,不是编出来的,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她的代表作《摘葡萄》,就是把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化成了灵动舞步,“你看那个托举的动作,多像老乡们举着筐子摘葡萄时的欢喜。”
大学毕业后,迪丽娜尔带着这些“有生活味儿”的舞蹈走向全国,亮相世界。第一次在国外演出《达坂城的姑娘》,谢幕时台下掌声雷动,外国观众竖着大拇指说“新疆真美”。“那一刻我就想,这舞步不光是跳舞,是在讲新疆的故事。如今再看,新疆的变化太大了——以前下基层演出,舞台可能就是村口的土台子。现在,新疆的舞台登上了央视春晚,喀什分会场的舞蹈表演让全国全世界观众看到了喀什古城里的欢腾,连我80岁的姨妈都跟我说,‘电视里跳舞的场景,不就是咱们巷子里的样子嘛’。”

“看着孩子们跳舞,我就知道这艺术断不了根。”今年7月21日,在新疆大学活动中心举行的“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少儿舞蹈专场晚会”上,迪丽娜尔看着台上几百名各族孩子跳着《天山童声》,眼眶发热。这场“小雪莲”少儿舞蹈大赛,共有5000多名孩子参与,作品里有民族舞的底色,更有现代舞的活力。
“传承和发展新疆文化,人才是钥匙。”这些年,迪丽娜尔把不少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人身上。她带着青年舞者去克孜尔石窟看壁画上的乐舞,去和田的老茶馆听民间艺人弹都塔尔,“告诉他们,咱们的舞蹈有根有魂。”现在,新疆编创的舞蹈多次拿“荷花奖”金奖,年轻舞者能把传统动作和现代节奏融在一起,“你看《冰山之火》,既保留了塔吉克族鹰舞的刚劲,又加了现代舞的张力,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她常对学生说:“舞蹈不是炫技,是说话。”现在新疆的广场上、公园里,随处能看到跳新疆舞的人,大爷大妈的步伐里有快乐,年轻人的动作里有创新,“这才是最好的传承——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是活在每个人的生活里。”
8月初,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木尔大峡谷的岩壁下,迪丽娜尔和舞者们一起录制《新民族舞大会》。穿着华丽服饰的舞者在红色山岩间旋转,现代舞的舒展和民族舞的灵动在峡谷里碰撞,“你看这山、这舞,多像新疆的文化——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当下的鲜活。”
作为《新民族舞大会》节目总发起人,她想的是让更多人通过舞蹈认识新疆。“有北京的舞蹈家说,新疆舞有土地的温度。我说,这温度来自越来越好的日子。”以前,民间艺人可能一辈子就守着一门手艺;现在,国家给他们搭建了非遗工坊,许多年轻人也愿意学,“连外国游客都来学跳麦西来甫、黑走马、鹰舞、萨吾尔登,说这是‘能让人快乐的舞蹈’。”她说。
从土台子到春晚舞台,从一个人的舞步到千万人的欢腾,迪丽娜尔的40年舞蹈生涯,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艺术文化发展的缩影。“我还会继续跳下去。”她说着,起身做了个经典的“鹰舞”动作,挺拔又舒展,“跳给全国看,跳给世界看——新疆的美,都在这舞步里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