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全产业链多点如何下截Imtoken开花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0-18 07:47:01

最佳回答

“如何下截Imtoken” 半导体全产业链多点如何下截Imtoken开花

  10月16日,科创板首份2025年三季报正式出炉。作为国产高端处理器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光信息(688041.SH)交出营收、净利双双创历史新高的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归母净利润达7.6亿元,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经济参考报》记者观察到,科创板半导体产业链近期密集披露的经营数据均呈现高景气度,从测试到芯片设计,全链条企业多点开花,共同勾勒出国产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的鲜明图景。

  海光信息:业绩与经营质量双提升

  海光信息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仅体现在营收利润的规模突破,更反映在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达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基本每股收益稳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现金流状况实现跨越式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2.55亿元,同比激增465.64%,这一数据不仅超过净利润规模,更彰显出公司产品在市场端的强劲变现能力和客户付款意愿的提升。

  从资产负债表看,截至三季度末,海光信息预付款项与存货合计91.20亿元,合同负债高达28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合同负债的高企意味着公司手握大量待执行订单,这既是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直接体现,也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海光信息在此前的机构调研中就曾透露“高端处理器的国产化率在增量空间以及存量替代方面加速明显”,而三季度数据则印证了这一趋势的持续深化。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海光信息在研发投入上始终保持高强度。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等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尽管研发投入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4.4个百分点,但这主要源于营收基数的快速扩大,研发费用的绝对规模仍保持着35%以上的高速增长。

  全链共振:多家半导体企业数据向好

  海光信息的亮眼业绩并非个例,近期科创板多家半导体企业披露的三季度经营数据均呈现蓬勃增长态势,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全链共振”的良好格局。

  在芯片设计领域,芯动联科(688582.SH)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三季度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渗透率提升,下游客户订单充足并按计划交付,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放量增长。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在3.6亿元至4.4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幅在32.62%至62.09%之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2.16亿元至2.64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幅在56.43%至91.19%之间。

  泰凌微(688591.SH)受益于端侧AI产品和海外客户布局的持续投入,以及新产品超预期出货的综合影响,各产品线收入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66亿元,同比增幅约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4亿元,增速为118%;净利率预计为18.3%,较2024年同期的10.94%和2024年全年的11.54%,均有显著提高。

  集成电路测试环节同样表现抢眼。受CPU、GPU及AI芯片测试需求强劲回升带动,伟测科技(688372.SH)预计7月至9月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4%,单季度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1月至9月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22%。“测试环节是芯片生产的关键一环,其业绩高速增长直接反映出芯片设计企业的投产热情,这从侧面印证了半导体产业景气度的传导。”市场人士指出。

  研发创新作为科创板的核心底色,近期也结出丰硕成果。半导体领域,成都华微(688709.SH)自主研发的两收两发零中频射频捷变收发芯片成功发布,拓展了公司高速信号链产品谱系,拓宽了市场空间。据介绍,公司研发的HWD9361型射频收发芯片是一款两收两发、最大带宽56MHz的零中频射频捷变收发器,是公司在零中频射频收发器方向的首款产品。该芯片具备万跳功能,是公司在射频收发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随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国产处理器、AI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替代空间持续扩大。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聚集地,已形成涵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各环节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科创板半导体企业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

  记者 张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