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币怎么转到imtoken钱包.txt
最佳回答
“火币怎么转到imtoken钱包”火币怎么转到imtoken钱包.txt
原创 张仲麟 观察者网底线思维 上海
张仲麟
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随着中国商务部出台对美反制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气急败坏地要对中国重启关税战并征收100%关税。虽然这些都是已经看了无数次的把戏,但特朗普这次显然玩了些新花样出来:威胁称要对中国实施波音飞机零部件的出口管制,以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击。
说实话,当天一早我看到新闻时由于还没睡醒,把这条新闻给看成了“威胁要对中国商飞飞机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还嘀咕着这套嗑不是五月底就唠过了么,怎么现在还来炒冷饭了?而等到当天下午认识的记者来采访我对此事的看法时,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威胁的主体是“波音飞机的零部件”,一时之间我脸上的表情无比精彩。在摇头感慨特朗普又在玩某种我看不懂的抽象艺术之后,我无奈地给记者朋友回复道:我觉得这老头应该是疯了。
因为这一威胁,不仅在战术上极为弱智,在战略上也极度疯狂。它不仅打破了过去数年中美贸易摩擦中某种不成文的默契,更是将美国硕果仅存的高端制造业的代表以及美利坚合众国的北方工业长子——波音公司直接架在了火上烤,上演了一出“搬起石头砸波音脚”的荒诞剧。
2017年,特朗普在波音公司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的工厂揭幕式上发表讲话 资料图
被摧毁的默契
特朗普的这一威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彻底打破了中美贸易战以来双方心照不宣的一条底线:不将普通民用消费品的售后和维保体系武器化。
自贸易摩擦开始,美国的“小院高墙”策略一直聚焦于高精尖技术领域,比如芯片、高端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算法等。这些制裁虽然蛮横,但逻辑尚且自洽——即遏制对手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能力。然而,波音飞机是什么?它本质上是一种交通工具,是承载着亿万旅客安全出行的消费品。从产品属性上看,一架波音737和一辆凯迪拉克汽车并无本质区别。将民航客机的零部件供应作为制裁大棒挥舞,其性质就如同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凯迪拉克汽车的刹车片”一样,显得莫名其妙且荒诞不经。
到目前为止只有面临美国最严厉、最全面制裁的国家,如俄罗斯、伊朗、古巴等,才会“享受”到民航领域被全面封锁的“待遇”——这几乎等同于将一个国家从全球航空体系中开除。但美国与这些国家要么处于战争/准战争状态,要么处于相互敌视状态。而将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一、并且是波音最重要客户的国家,因为贸易争端就“享受”与俄罗斯、伊朗相同的待遇,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极其危险且不负责任的信号。
而且这么早就把这张牌给打出来只会导致后面无牌可打,毕竟这种牌打出来的时间应该是“千军万马过海峡”的时候。而特朗普如果真轻易打出这种底牌,会让人不由得反向思考: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也不会更糟糕了,索性“万里惊涛把路开”,迎接东亚新秩序吧!
特朗普上演“搬起石头砸波音脚”闹剧,图为影视剧照 资料图
美国人对这种事也不陌生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行为严重动摇了商业合作的基石——信任。现代大型工业品,尤其是飞机、高铁这类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的产品,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其背后持续数十年的零部件供应、技术支持和维护保障体系。任何一个理性的买家,在采购这类动辄数亿美元的昂贵资产时,都必须确保其在未来的运营中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持。
特朗普政府的威胁,等于是在向全世界所有波音的客户宣告:你们今天购买的波音飞机,未来随时可能因为华盛顿的政治风向,变成一堆无法维护、无法飞行的废铁。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供应不再是商业合同的承诺,而是可以随时被收回的政治筹码。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为波音公司在全球市场埋下了一颗巨大的信任地雷。一旦真打出这张牌,那么未来各国的航空公司在进行机队采购决策时,将不得不增加一个全新的考量维度:地缘政治风险。这对波音而言,绝对是一场噩梦。
换言之,这种事属于“能做不能说”。如果真要用航材来拿捏下中国,那完全可以“供应链紧张”、“产能不足”、“战争影响”等理由故意不交货。毕竟先前确实有部分飞机耗材严重断货,甚至一度影响到了机队运行,背后原因双方都心知肚明。但一旦把这事摆台面上、台下的默契被打破,那事情就不一样了,成了“不上秤四两重,上秤千斤打不住”。
中国的波音机队与航材耗材
虽然我个人的判断是这张牌不可能打出来,但不妨碍我们分析下如果打出这牌会不会造成影响。要分析断供波音航材及零部件潜在的破坏力,首先得先说下中国民航的波音机队情况,以及航材对于维持机队运作的作用。
在2018年开启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大幅削减了波音飞机的订单,使得波音飞机的占比从半壁江山逐渐开始下滑,但依然有着极为庞大的规模。在2025年中国民航的机队总规模有四千多架飞机,而其中有一千八百多架是波音飞机。
特朗普威胁要断供的“飞机零部件”,并非普通人想象中的螺丝螺母,而是统称为航材。对其进行分类的话,基本上可以不那么严肃地分为三类:
低值易耗品:即在飞机日常飞行和维护中会常规性消耗、需要频繁更换的部件,比如轮胎、刹车片、滤芯、滑油等。这些东西消耗量大,是维持飞机日常运转的必需品,但技术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
关键部件:这些是指非消耗品,但是需要发生故障后进行更换的部件。比如航电系统模块、空调部件、液压作动器之类。这些部件往往有着较高的价值,是维持飞机正常运转的关键设备。哪怕故障了也不会直接报废,而是拆下维修循环使用进行周转。这些航材部件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
高价值核心资产:这就是飞机的核心部件了,没了它们那就不是飞机了。最典型的就是飞机发动机和起落架,价格以百万美元甚至千万美元计算。它们通常被当作固定资产来计算,也是飞机上技术含量和难度最高的。
以上三类航材中,低值易耗品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生产起来技术上没有难度,只需要考虑是否获得适航认证。
而关键部件这一块,属于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有相当一部分达成了国产化,并且也能应用在飞机上,但是波音飞机的相关设备部件不见得有对应型号。
至于最后一个高价值核心资产,目前依然是欧美的强项,也是我们这几年重点攻关的领域。但攻关也主要是针对国产大飞机的相关配套,而非针对波音,毕竟我们不会闲着没事给长江1000A做波音737的适配对吧。不过好在这些高价值核心资产也是耐用品,只要维护得当,一般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非常耐用。
而且上述这些航材都有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需要通过适航认证才能用在飞机上。以中国当今的工业能力,仿制出外形和尺寸相同的部件并非难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适航认证”。现代民航业是一个建立在极度严苛的安全法规和标准之上的行业。任何一个安装在飞机上的零部件,无论大小,都必须经过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一系列复杂流程,最终获得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以及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等权威机构颁发的适航认证,才能被合法合规地装机使用。
适航认证不仅仅是个证,也是对航空安全的保障。这方面,俄罗斯的遭遇就是最惨痛的教训。自2022年遭受全面制裁以来,俄罗斯的航空公司无法获得正规的波音和空客零部件,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从现有飞机上拆卸零件来维持其他飞机的运营,甚至开始尝试使用未经认证的国产或伊朗产部件。其直接后果,就是近年来俄罗斯民航飞机的故障率和事故征候急剧上升,飞行安全状况堪忧。
架在火上的波音
在特朗普这一轮的“疯狂哈气”中,首先被吓到的不是中国,而是波音。
断供航材这一威胁将直接扼杀波音飞机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中国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航空市场,未来二十年预计需要数千架新飞机。这块巨大的蛋糕,是波音和其唯一竞争对手——空客都志在必得的。就在不久前,外媒还一度传言中国将采购多达500架波音飞机。虽然这个协议哪怕存在也注定还在很早期的接洽阶段。但当零部件断供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时,想要中国下如此庞大的订单?做梦去吧!还不如我自己造C919去呢。什么?还想唠卡C919零部件的脖子这套嗑?真当我们没有全自主方案?
中国被指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航空市场,未来二十年预计需要数千架新飞机,图为媒体报道画面
有些东西就藏在公开的细节之中
其次,这将沉重打击波音利润最丰厚的业务板块——全球服务集团(BGS)。卖飞机本身虽然收入巨大,但利润率相对有限。和汽车4S店一样,真正为波音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的,是出售航材、提供维护维修、升级改装等售后服务,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率远高于飞机制造。
根据波音的财报,全球服务集团常年是其最稳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尤其是在737 MAX危机导致飞机交付停滞的几年里,正是服务业务的强劲表现,才帮助波音渡过了难关。禁止向中国出售零部件,等于亲手砍掉了自己最赚钱的业务之一,这种“自残式”制裁,在全球商业史上也实属罕见。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是对波音品牌商誉的永久性损害。作为美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波音的成功建立在近一个世纪的技术积累、安全记录和商业信誉之上。客户购买波音,买的是一份安心和保障。但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却将这家百年老店变成了地缘政治的工具和牺牲品。这种损害是全球性的,也是长期的。其他国家的客户,尤其是那些与美国关系微妙的国家,都会因此对波音产生疑虑。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
当政治的非理性凌驾于商业的逻辑之上,当短视的选举考量压倒了长远的国家利益,最终上演的,必然是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而这一次,被砸的,是波音的脚,是美国制造业的脚,更是全球航空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