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imtoken 刚柔相济铸武魂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0-16 06:52:42

最佳回答

“eos imtoken”eos imtoken 刚柔相济铸武魂

  太原10月15日电 题:形意拳中藏河岳 刚柔相济铸武魂

  记者 杨杰英

  “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晨光初染晋商故里,太谷老城的四合院内,94岁的宋光华正在练拳,声音洪亮,拳风裂空。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讲究形松意紧,打法变幻多端,硬打硬进,如雷鸣电闪。2011年,形意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光华是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

7月22日,国家级非遗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宋光华向记者展示形意拳招式。记者 杨杰英 摄

  “形意拳不是花架子,每招每式皆讲实效。”宋光华说:“当年晋商押镖走西口,凭的就是这‘三体式’站桩功夫夜宿荒野,听蹄辨险。”

  形意拳把“阴阳五行”理论运用于拳法之中,诠释丹田、阴阳、三才、五行、六合之理。“练习三体式桩,是形意拳入门途径。”宋光华说,通过站桩,外静内动,内气壮而顺畅,下盘固而坚实,求得六合浑圆整劲。

  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邵建功指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拳种代表之一,形意拳以三体式为根基、五行拳为核心、十二形拳为基本动作体系,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9月30日,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邵建功正在为学生指导形意拳的练习。(受访者供图)

  “内功盘根是宋氏形意秘传功法,练至精深可腾空冲云。”宋光华说,与太极不同,形意主刚,最终却需刚柔相济,同归内家一脉。

  宋光华长子、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会长宋宝贵认为,形意拳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锻炼。

  以往形意拳门规森严,秘不轻传。如今,宋氏形意拳已走出国门,在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等地设协会、研究会,弟子遍及欧美、东南亚等地。

  今年47岁的白俄罗斯雕塑家斯利日·叶夫根尼,2005年起在圣彼得堡的中国武术学校学习宋氏形意拳。2009年,他首次来到山西太谷,并不定期前来训练至今。他认为,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与文化的瑰宝,成功保留了传统技法与武德。

  “在训练时,我的师爷宋光华和师父宋宝贵倾力相授,使我对中华传统武术更加着迷。”斯利日·叶夫根尼说,训练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从三体式到大枪的掌握技巧,最大的困难是内功。

  宋光华说,“外籍弟子最难掌握的并非招式,而是‘心与意合’,那是中国武术的魂。”

  近年来,中国形意拳选手在国内外多项赛事中表现优异。2024年第九届莫斯科武术明星大赛中,中国队李文仲斩获男子组形意拳、形意剑2枚金牌,袁胜燕获女子组形意拳银牌。“年轻人打比赛拿证书,老拳有了新出路。”邵建功说。

  在形意拳创始人姬际可的故乡山西永济,随处可见练习形意拳的身影。

  每天清晨六点,67岁的姚新展都会准时出门,开始一小时形意拳练习。“以前身体不好,现在站桩半个小时都很轻松,劈叉、下腰这些动作都没问题。”姚新展说,“形意拳,妙不可言,越练越觉得深不可测。”

  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薛翠凤表示,近年来,形意拳成为拉动文旅经济的新引擎。当地通过举办形意拳大赛,推进“跟着赛事游永济”,开发“赛事+旅游+体验”套餐,形成“一人参赛、多人旅游”效应。

  劈拳如斧开山岳,崩拳似箭透层云。如今,山西百所中小学已将形意拳列入课间操。形意拳的千年气魄正以新姿态走入现代生活。(完)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