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oken被授权了txt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0-16 20:03:32

最佳回答

“imtoken被授权了”.imtoken被授权了txt

  缺失关键信息的“空白劳动合同”能签吗?

  律师提示,若劳动者无法拒签空白劳动合同,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签订过程及合同内容,以便日后维权

  阅读提示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对用人单位名称、工资等关键信息核实无误后再签字。劳动合同应一式两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收回了应当由劳动者保留的劳动合同或者只签一份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没有写明用人单位和工资待遇,黎某拒绝签署一份空白劳动合同,结果遭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公司向黎某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4万余元、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9066元。

  无独有偶,王先生在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甲方”(用人单位)处是空白,由于只有一份劳动合同还被建筑公司收走了,等他发生工伤后才发现用人单位变成劳务公司了。

  据了解,有的企业在入职时以“统一模板”“后续补填”为由,要求员工签署未明确关键条款的合同。表面上,这是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却为后续的薪资克扣、岗位调整甚至无故解雇埋下伏笔。律师提醒,若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无法拒签空白劳动合同,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将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及合同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拒签空白合同遭解聘

  黎某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因公司向其出示的劳动合同并未载明用人单位和工资待遇,黎某拒绝签署该空白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黎某通过仲裁程序要求该公司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该公司不服仲裁结果起诉至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这家公司向黎某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4万元、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9066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3月公司与黎某沟通签署劳动合同,并已将工资待遇口头告知黎某,黎某签字后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才会填写公司名称并进行加盖公章的审批流程。但因黎某拒绝签署劳动合同,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非违法解除。因此,公司不同意支付黎某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黎某则称,公司人事专员通知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是其拒绝签署劳动合同。但公司向其出示的合同没有写明用人单位名称和工资待遇,黎某要求公司写明后再签署合同,公司却直接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损害其合法权益,应进行相应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要求黎某签署的劳动合同未明确基本工资、用人单位等必要条款,黎某作为劳动者有权拒绝签署。因此,双方最终未能签署劳动合同,公司属于过错方,公司还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构成违法解除。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近日黎某收到了公司给他的相关赔偿。

  关键信息空白引纠纷

  “我签的这份劳动合同真是把我害苦了!”近日,通过一裁两审、打赢劳动关系认定官司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王先生是北京市丰台区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货车司机,在他受伤后进行维权的时候,该建筑公司拿出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而这份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该建筑公司,而是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家劳务分包公司。

  原来,王先生在与这家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甲方”(用人单位)处是空白,由于只有一份劳动合同还被建筑公司收走了,等他发生工伤后才发现用人单位变成劳务公司了。而建筑公司和劳务公司均表示,王先生与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与该建筑公司无关系,这让王先生犯了难。

  随后,王先生将某建筑公司诉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庭审中,该建筑公司向法院提交了王先生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书》。该合同书显示,甲方为劳务公司,乙方为王先生。但王先生表示,虽然《劳动合同书》的字是其本人签字,但当时“甲方”处是空白,其一直认为“甲方”是建筑公司,《劳动合同书》上的劳务公司的名字是后填的。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虽然王先生与劳务公司签有劳动合同,但劳务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对王先生的实际用工情况,无法证明双方实际履行该份劳动合同,而王先生所举证据可以佐证其与某建筑公司更符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用工关系。于是,法院判决王先生与某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王先生的其他各项诉讼请求应待工伤认定后再行主张,暂不予处理。

  某建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劳动合同怎么签

  “这两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清楚,特别是用人单位名称、工资等关键信息,核实无误了再签。对于关键信息空白的部分,千万不要签。另外,劳动合同应一式两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把自己的那份劳动合同收回了或者只签一份,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北京市合达律师事务所余尘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且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要条款,包括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个人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余尘表示,就劳动者而言,如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后续可能存在合同内容被添加不利条款,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主张的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合法利益可能无法得到支持;就用人单位而言,一旦遇到法律纠纷,员工可能会主张在空白劳动合同上填写的内容非其真实意愿,导致双方在合同条款上产生争议,增加劳动仲裁或诉讼的风险。

  “若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无法拒签空白劳动合同,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将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及合同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余尘建议,劳动者除注意保留劳动合同外,也应保留劳动期间的各项证据,如工作证明材料、工资表、社保缴纳材料等作为佐证,从而向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也应当遵循法律法规,与员工签订完整、明确的劳动合同,保障双方权益。

  本报记者 赖志凯 《工人日报》(2025年10月16日 07版)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