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统战实践“落地生花”imtoken香港下架
最佳回答
“imtoken香港下架” 助统战实践“落地生花”imtoken香港下架
推动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开展统战工作述职,大统战工作格局效能不断提升;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模式迭代升级为参政议政专题调研闭环机制;开展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活动,面对面纾难解困;推动直播助农,注重为乡村网络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坚持以文铸魂,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湖南省统一战线扎实推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实践创新成果。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实现统战工作述职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近年来,湖南通过推动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开展统战工作述职,把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以及发挥领导小组作用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等方式,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特别是第一责任人责任,“大家共同来做”的意识和大统战工作格局效能不断提升。
坚决贯彻党委(党组)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有关政策精神,湖南从7个方面细化30项具体责任和落实措施并逐一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对省委书记和省委常委会其他成员逐一明确统战工作职责。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自觉当好第一责任人,每年对统战工作作出批示、出席涉统一战线重要会议活动超过20次。
中共湖南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议事规则,印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统战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细化明确20项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并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落实部门,帮助和推动各成员单位更加清晰地知责明责、更加主动地担责守责。
同时,有关政策精神被纳入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中共湖南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举办专题研讨班4期,轮训省直单位党组(党委)分管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市县两级党委统战部长、省直单位统战工作机构负责人412人次,首次实现省直单位全覆盖。
此外,中共湖南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职责探索创新开展统战工作,如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等部门建立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系机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民宗委等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有力推动中央和省委有关统战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参政议政提质增效
“湖南模式”推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
民建湖南省委会在专题调研成果中提出的建议被写入《湖南省“两业融合共进”行动方案(2024—2027年)》;民盟湖南省委会在专题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相关建议,促成湖南省政府出台《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
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自2023年起,每年由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关切问题,为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明确10个左右方向课题,就每个课题提出3至5个需重点研究的小切口,供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选题参考。
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召开选题协商座谈会,在优化选题上下足功夫。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将全局所需与党派所能有效结合,深入省直部门、高等院校、基层单位、产业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调查研究,通过多轮探讨论证、精细打磨,推动形成务实、管用、高质量、可转化的调研成果。
近5年来,依托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中创造出的具有示范效应的“湖南模式”,共有60余项调研成果以“直通车”形式直报省委书记、省长,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自民建中央对口湖南省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以来,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会同民建湖南省委会,组织专家团队先后6次就基层监测点选址进行调研,根据民建界别特色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最终协商确定“2+3+N”监测体系,通过开展经常性监督,下沉力量,拓宽渠道,摸清实情。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监督实践中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如,通过对退捕渔民上岸后的生活进行持续关注,提出进一步完善基层渔政执法体系、加强渔村文化保护等意见,相关建议被民建中央采用并转化为全国两会集体提案,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采纳相关建议并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意见。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政策活水精准滴灌 以创新思维构建发展生态
在湖南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中,散发着银白色光泽的高纯液体金属镓正在完成从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蜕变。这家荣获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的企业,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关键一环,实现了从“替代进口”到“服务全球”的跨越。
株洲科能的蓬勃发展,是湖南以政治引领、政策赋能、平台搭建和环境优化为主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生动写照。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雪峰山麓,从跨国企业到乡村车间……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实施“情暖湘商”大走访大慰问大招商专项行动,2025年春节期间,湖南省各市(州)、县(市区)共计走访慰问湘商1.4万人次,发送慰问信6.7万封,召开湘商座谈交流和推介会710场,将省委、省政府的温暖关怀和政策部署送进企业家心坎。
在“情暖湘商”行动的感召下,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将总部从广州迁回长沙,“投资湖南、回归家乡,共享湖南发展红利,已成为在外湘籍企业的好选择。”该公司董事长李四清说。
湖南岳阳还创新推行“企业家沙龙”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定期组织党政领导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为回乡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湖南3000多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8000余家民企和商会负责人,开展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活动,“零距离”沟通交流,面对面纾难解困;2024年,湘商回湘新注册企业1670家,累计到位资金6004.1亿元……从湘商总部基地的挂牌到全球招商网络织密,从“情暖湘商”行动常态化到产业链精准服务,在“拼经济”、“稳预期”、“强信心”的主基调下,湖南正以创新思维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生态。
“投资家乡恰逢其时、未来可期。”广大湘商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投资湖南、回报家乡,争当建设家乡的“生力军”、招商引资的“牵线人”、招才引智的“引路者”。

凝聚“新”力量
“一村一品一主播”行动架起助农桥
走进位于湖南娄底新化县双井村的“湘妹心宝”直播培训基地,只见上梅红茶、紫鹊界贡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摆满货架。“9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湘妹心宝”正在一旁熟练地对着镜头推荐家乡好物。
直播带货的同时,这名本土网红创立的培训基地,近年来还培育了2459名三农主播,累计销售农产品1.43亿元,带动2036个村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帮助3226位农民实现就业创业。
这是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推动“一村一品一主播·同心筑梦新农村”行动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湖南各级统战部门把培养乡村网络主播作为突破口,联动人社、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通过网络名人传帮带、职业院校培训、直播基地孵化等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乡村网络主播培训超1000期,培训近5万人次。
目前,湖南三农领域已涌现出以“湘妹心宝”、“湘野红姐”等为代表的大批乡村网络主播,其中13人拥有百万以上粉丝。
在张家界桑植县,“开播了!村支书”项目自2024年实施以来直播成交额达508万元,直接带动6400余农户增收;怀化支持32名返乡大学生组建乡村助农创业团队“橙家班”,累计销售冰糖橙1.2亿元……据统计,近年来湖南各地结合时令节气常态化开展直播助农活动6400余场,累计促成农产品线上销售超过22亿元,受益农民达810万人次。
推动直播助农的同时,湖南也注重为乡村网络人才搭建更稳固的发展平台、提供更长效的支持保障。全省已成立网络人士联谊组织、新媒体协会、电商协会等64个,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52个。这些平台既提供直播场地,也发挥联系主播、培育人才等综合功能,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云动力”。
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一村一品一主播”行动,进一步整合统战资源、凝聚网络人士力量,推动直播带货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统战智慧与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元素焕发新魅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种奇幻的灯光场景在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平湖两岸轮番上演,龙津风雨桥、天后宫、鼓楼、侗寨等民族元素在光影的映衬下,焕发出新的魅力。
如今,芷江和平湖大型水陆光影秀不仅成为一处独特的旅游胜地,还被授牌为怀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型水上声光影教育基地。
“杂交水稻发源地”怀化有汉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49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携手发展。近年来,该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怀化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同时在全市红色教育场馆成立实践基地和现场教学点,累计举办专题学习研讨班、报告会超1000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逾100万人次。
怀化坚持以文铸魂,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挖“通道转兵”、“芷江受降”等红色资源的时代内涵,创作电影《通道转兵》、现代阳戏《侗山红》等文艺精品;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公共文化设施、城市标志性建筑、旅游景观等领域,打造“铸牢”教育实践基地11个、示范学校35所,建成主题公园14座、广场13个、街道11条。
怀化还通过举办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通道大戊梁歌会、麻阳龙舟赛等品牌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联合广西、贵州等地跨区域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推动省际协作与深度融合。社区民族工作服务站,为来怀各族群众解决就业就学等急难愁盼问题;易地扶贫搬迁“融居”行动、志愿服务“连心”行动等,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深入各族人民心中。
此外,怀化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打通基层民族事务工作“最后一公里”。全市2763个村(社区)配备民族工作协调员和信息员,村、组推行“统战(小)组长”制,城市社区推行“互联网+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指导5个自治县先后制定和完善5个自治条例和10个单行条例,完善民族地区法治体系建设;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筑起民族团结进步的“钢铁长城”。
从光影秀到国际陆港,从文化节到示范带,怀化正以多元方式绘就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新画卷。(刘曼 张雪盈)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