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AI弄潮儿:在上海徐汇热土投身imtoken下载私钥还能用吗“数字员工”开发
最佳回答
“imtoken下载私钥还能用吗”95后”AI弄潮儿:在上海徐汇热土投身imtoken下载私钥还能用吗“数字员工”开发
上海10月17日电 题:“95后”AI弄潮儿:在上海徐汇热土投身“数字员工”开发
截至今年7月,上海汇聚了近30万名AI(人工智能)人才,约占全国的1/3。
1996年出生的翟星吉是其中的一员。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年轻创业者的影子。

翟星吉是初创企业语核(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语核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他把“选择远比努力重要”挂在嘴边。于是,在一家高速成长的知名商业智能企业工作了5年之后,他选择投身中国AI创业大潮。
2022年年底,基于GPT-3.5架构的ChatGPT一经发布,在全球掀起“大模型龙卷风”。远在上海这块中国科技发展热土上,年轻人同样“嗅”到了机会。
“2023年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大模型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对我来说,出来创业是一定的,只是要找到一个好的方向。”翟星吉16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从“-1到0”
2023年3月,翟星吉在某“开源社区”交流活动上结识了一位“00后”搭档,一拍即合。这年5月,语核科技注册成立,而后入驻上海徐汇区(简称:上海徐汇)的一个高质量孵化器——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
“那年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启动运营,我们是第一家入驻的企业。”翟星吉说。
一批年轻人开始在一幢AI创业楼宇里脑力交锋、跃跃欲试。但创业并不简单,被选中的语核科技其实当时还不知道成功的路在何方,更别提瞄准“数字员工”的方向。
进入孵化器的创业者很多是初次创业。孵化器主张先投资再加速,提供创业营、创业公开课等系列服务,帮助初创企业一起打磨项目。翟星吉告知,早期阶段免租金等扶持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孵化器为初创企业牵线、推荐客户,因为初创企业早期获客非常难。
但进入孵化器不久,语核科技就把一开始做的个人助手产品停了,因为感觉方向不对。
这一停就是半年。“所以我们不是从0到1,是从-1开始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孵化器投资的特点,相比项目,更看重人。”他说。
在这期间,翟星吉看了五六十本书,跟很多创业者交流,也学习了很多,他深知团队需要重新去寻找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希望做这样的产品,它能给企业的营业收入带来实在的变化,而不是预期的价值。”
半年后,语核科技确定了新方向重新上路——做服务于制造业的售前“数字员工”。目前语核科技已获得上海仪电等20多家客户的订单,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不足10万元增至2025年的约1000万元,成功实现商业化破局。
勇于且乐于赶“AI大潮”
他27岁选择创业,历经两年多,公司“活”了下来,从一开始的两三个人到如今的35个人,有了标准化的产品,且卖得出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翟星吉这次创业尝试有了成功的开始。
在上海徐汇区这块AI发展如火如荼的热土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的大楼里,公司挨着公司,项目比肩项目,年轻的创业者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
在翟星吉的眼里,创业者其实是一个小群体,只有真正的创业者才能相互理解。他在一次次的创业者交流中,看到勇于且乐于赶“AI大潮”的彼此。
会不会怕竞争?翟星吉说不会,因为市场足够大,每个创业者做的其实不太一样,即便是同一赛道,也还有很多细分领域可以探索。
“我们的团队足够年轻,有足够的想法,也有足够的勇气‘冲’出来。”翟星吉说。
这两年的创业,他称自己有很大的成长。举个简单的例子,两年前,他在听奇绩创坛创始人关于大模型的分享时,是有些吃力的,而两年后再听课,他已经跟得很轻松,且有共鸣。
“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聪明人,会做正确的选择。当认知提升之后,我要快速决策,不能犹豫,不能彷徨;决策之后,有错误就快速改正,该停的时候停,该跑的时候跑。”他说。
截至目前,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已落地企业超60家,其中40家已向市场推出产品,并触达多个海外市场。而像翟星吉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在中国越来越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