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绽放imtoken国内版和国际版区
最佳回答
“imtoken国内版和国际版区” “她力量”绽放imtoken国内版和国际版区
枣庄10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2025年“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交流展示大会在山东枣庄落下帷幕。
这场意义非凡的盛会,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展示了“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三年来取得的成果,亦展示了“她力量”在推广全民健身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凭借着热爱、责任感和韧劲,这些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把科学健身和健康理念送到群众身边,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让运动成为农村新的生活方式。
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
曾玲是一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很早之前,她就和健身秧歌结下了缘分,“第四套、第六套健身秧歌都是我创编的。”

多年来,曾玲坚持推广健身秧歌,每年参与的培训计划有十几次,去乡村、去基层,她到过全国很多地方,耐心教大家怎么跳秧歌。
聊到自己最新创编的《欢庆秧歌》,她显得神采飞扬,“这是2024年全国老体协健身秧歌科学指导活动的教学推广套路,很有地域特色。”在编排上,曾玲精心选用山东秧歌中胶州、海洋秧歌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体育锻炼动作和健身秧歌的基本步法,整套秧歌节奏很欢快。
在推广健身秧歌的过程中,她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健身的热情不断高涨,也愿意为推动全民健身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无独有偶,来自山东的张英也是一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广场舞和健身秧歌的教学、推广工作。
她热情地跟记者分享了秧歌队的情况,“在我们章丘区明水街道明一村健身秧歌队里,队员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41岁。”
这支秧歌队在组建之初,面临着表演水平有限等问题,迫切需要专业指导。张英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制让大家受益匪浅,为健身骨干提供了向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广场舞、健身秧歌的基本规则,提高了培训推广技能,秧歌也扭得越来越好。”张英说,眼下秧歌队总计有52人,拥有多位不同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她介绍,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秉承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每年配合当地机构参与志愿服务公益培训,教大家广场舞和健身秧歌,每年培训达2000多人次。
“这些年,大家都富了起来,我们这里也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了健身广场、篮球场等等。”她欣喜地看到,大家经常来到健身广场锻炼身体,各种健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她力量”在基层绽放
实际上,曾玲与张英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推广全民健身的缩影。

202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开展的“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启动,计划利用2023年至2025年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1万个以上行政村培训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年来,各级体育、农业农村和妇联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广泛开展培训活动,累计为全国3.3万个行政村培养了9.4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传递科学健身的理念、推广科学健身方法……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活跃在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凭借热爱和一股积极向上的韧劲,带动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
曾玲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一个词,“职责”,“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给更多人带去健康和快乐。”
来自浙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刘萍,也提到了“职责”。她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之路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那时,她和舟山普陀的一群渔村妇女一起组建了健身团队。
通过“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她的运动指导技能得到了提高,也更加明白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和使命:不仅是运动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全民健身事业的推动者。
于是,她不辞辛苦,积极为“渔嫂”们开展广场舞、健美操等方面的培训。丈夫也被她带动起来,一起参与教学指导,两人成了当地有名的“公益夫妻档”。
提到这些年来的经历,张英则表示,自己和秧歌队的其他成员都有一个心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当地广场舞、健身秧歌蓬勃发展,为推动全民健身贡献一份力量。
曾玲、张英、刘萍……广大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科学健身的传播者,亦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全民健身、乡村治理等方面,“她力量”不可或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