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河之畔铸真爱无后悔免费阅读就精品工程
最佳回答
“真爱无后悔免费阅读” 于江河之畔铸真爱无后悔免费阅读就精品工程
徐涛,1982年生于江苏省高邮市,自2010年加入中建一局二公司,便与建筑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深耕十五载。从初出茅庐的一线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再到如今常州市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用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他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用坚守与创新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2018年,徐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胸前的党徽成为他前行的新动力。此后,他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导师”“经济技术创新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融入每一个施工环节,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匠心深耕,污水处理厂书写攻坚答卷
常州市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是徐涛当前负责的重点工程,作为太湖综合治理、生态中轴建设的核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涵盖25个新建单体与26个改造单体,地下管线交错如“立体迷宫”,有限空间与水下作业占比超60%,施工难度被业内专家称为“全国最复杂的管网改造工程”。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风险高的挑战,徐涛始终将“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放在首位。他带领团队制定“百日攻坚”计划,细化每个节点目标,从管网勘察到水下割接,从设备安装到工艺调试,每一步都反复论证、精益求精。为攻克加氯间改造这一“高危硬骨头”,他牵头组建跨专业攻关组,创新采用“三维预演+中控联动+点位值守”模式,72小时连续作战,提前5天完成12个点位同步施工,实现“零事故、零延误”。
施工期间,徐涛坚持每天带队巡查现场,组织召开销项会,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保持高效沟通,协调各方资源,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在他的带领下,项目不仅顺利推进,还斩获省部级工法奖、国家级QC成果二等奖,成功研发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为污水处理厂精细化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笃定前行,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西宁管廊项目顶着零下28℃极寒研发“梯度保温养护工艺”,到宿迁蒙牛项目以“BIM+工业化建造”实现0.1mm级施工精度,再到如今常州江边水厂攻克复杂管网改造难题,徐涛始终以创新为笔,在建筑领域不断突破。他常说:“工程没有‘不可能’,只有‘没找到方法’”,这份执着让他在每一个项目中都能交出亮眼答卷。
目前,常州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用工程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部分单体已完成验收,正向着“国家鲁班奖”的目标稳步迈进。徐涛带领团队不仅保障了工程质量与进度,还创新推行“党建+技术”融合模式,打造“红匠工坊”孵化技术人才,承办全国性技能竞赛交流活动,让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未来,徐涛将继续带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与坚守,以匠心铸精品,以创新破难题,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用更多优质工程诠释央企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建筑画卷中续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