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傲武神全文免费阅读遇到“团雾”怎么办?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0-30 23:27:20

最佳回答

“狂傲武神全文免费阅读” 狂傲武神全文免费阅读遇到“团雾”怎么办?

  在冷空气没有到达之前,今天(30日)早晨,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四川、甘肃等地出现了大雾天气。其中,北京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四川中部、湖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为何秋冬季大雾多发?

  这两天,在冷空气影响的间歇期,雾和霾天气“见缝插针”上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大雾天气。气象专家介绍,每年秋冬季,由于大气环流条件稳定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大雾天气频繁出现。

  根据气象部门常年数据统计来看,11月和12月,是华北平原一年中大雾最多的月份。大城市中,天津、石家庄12月有雾的天气最多,11月和1月次之;北京则是从10月至12月大雾天数都较多。那么,为何秋冬季大雾多发?

大雾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专家解释,雾的形成,与近地面温度下降和空气的湿度有关。就像我们冬天对着玻璃哈气,玻璃上会凝结小水珠的原理类似,当空气中含有一定湿度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影响后,地面温度下降,水汽便会凝结成小水珠。

地形和大气条件导致秋季大雾多发

  由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三面环山的盆地地形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再加上冷空气间歇期,风力微弱、大气稳定的环境,不利于小水珠扩散,这些小水珠在近地面持续聚集,当数量多到影响视线、让人看不清远处东西时,就形成了雾。

  雾和霾的简单区分

  很多人容易混淆雾和霾,两者核心区别在于成分和成因。雾的主要成分是小水珠,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PM10等颗粒物,属于污染物聚集形成。

  在外观上,雾呈白色或乳白色,边界清晰,通常近地面浓度高;霾呈黄色或灰色,边界模糊,覆盖范围更广。

  此外,雾多在太阳升起、气温升高后消散;霾则需要强冷空气或降雨过程才能有效清除。专家提醒,大雾天气往往影响到的是交通安全问题,霾天气则会对身体健康方面造成影响。

  团雾:秋冬季节高速公路上的“流动风险”

  作为秋冬季节大雾的一个表象,“团雾”是高速公路上多发、频发的天气现象,因团雾造成的交通事故屡有发生。那么团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遇到团雾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团雾?

  团雾又叫“坨坨雾”,本质上是雾的一种,气象学上称为“局地性雾”。它的区域范围较小,一般只有1至3公里;能见度极低,可能仅有十几米甚至几米。

  团雾形成需要两个主要的条件:

  一是空气低层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大;

  二是昼夜温差大且有微风。到了夜晚,地面迅速冷却,紧贴地面的空气层温度急剧下降,当气温下降到足以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水汽凝结便形成了团雾。

高速公路易发生团雾

遇到怎么办?

  除了上述自然条件,高速公路本身的特点也会导致容易形成团雾。相比城市,高速公路缺乏建筑群对风的阻挡和热量的储存,辐射冷却效应更加强烈。此外,黑色沥青路面白天吸热快,夜晚放热也快,加剧了近地面的降温速度。

  团雾常常表现为“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快,团雾导致能见度的突然变化,对交通安全极具危害性。

  专家提醒,遇到团雾应牢记一个核心原则:打开雾灯,减速,但不要急刹。遇到团雾时:

  可立即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但不要开远光灯,因为漫反射会导致眼前白茫茫一片,更加看不清。

  同时可长按喇叭提醒周围车辆,并减速慢行,选择就近出口驶离。

  (总台央视记者 吴薇)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