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嫁丫鬟全文免费阅读.txt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1-02 07:15:27

最佳回答

“代嫁丫鬟全文免费阅读”代嫁丫鬟全文免费阅读.txt

(原标题:英国“动真格”了)

安德鲁“王子”头衔被哥哥查尔斯三世剥夺

这件事的热度,一度超过了霸榜的特朗普。

乍听到这个消息,多少还是有一点震惊,第一点直观感受,很难得地,英国“动真格”了。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大义灭亲”,剥夺弟弟安德鲁的“王子”头衔,并将其逐出英国王室。

以后,这位曾经潇洒风流的前王子,只能改名安德鲁·蒙巴顿-温莎,跟普通人一样生活。

为什么?

火已经烧向英国王室,王室不得不断然切割。

因为安德鲁卷入了一起震撼世界的超级性丑闻。

安德鲁一直与美国性交易犯爱泼斯坦关系密切。爱泼斯坦曾是一名美国金融家,2019年7月被捕,他的罪名让世界大吃一惊——他被控在私人岛屿操控囚禁未成年女性,供权贵们玩乐。

据说,爱泼斯坦有一个“客户名单”,他还录有很多高级客户的动作片视频。

被拘捕一个月后,爱泼斯坦在监狱神秘死亡,美国官方认定是自杀,但很多人根本不相信。

完整“客户名单”从未对外公布,但外界知道其中肯定有一个,那就是英国王子安德鲁。


英国王子安德鲁早年照片

当年受到性侵的一名叫吉弗雷的女孩,上周在英国发行了自己的遗作《无主之女》(Nobody's Girl)。在这部回忆录中,她称曾三次与安德鲁王子发生性关系。

吉弗雷写道,第一次时她只有17岁,还未成年,但王子猜对了她的年龄,并说她和他的孩子们年纪相仿……

安德鲁强烈否认指控,但2022年他支付数百万美元,与吉弗雷在纽约提起的民事诉讼中达成和解。付款的原因,是他认可吉弗雷作为性交易受害者所遭受的痛苦。

但很多事情,就像秃头顶上的虱子,根本藏不住。

不傻的英国人很愤怒,你是王子,竟然干出这样的丑事,而且事发后,还依然逍遥法外,享受王室的奢华生活。

我看到,BBC都忍不住评价说,“这令大众忍无可忍,这种做法显得傲慢自大,脱离群众”。

“只要在谷歌上搜寻几下,就能找到几十年来质疑他是否胜任王室职务的报道,这些报道通常配有安德鲁王子头戴高礼帽的照片,就像一个叛逆的大富翁棋子。”

这严重威胁到英国王室的威望,乃至生存。

安德鲁此前虽“自愿”放弃英国王室头衔,但这还远远不够,英国人普遍不满。

按照BBC披露的信息,在英国王储威廉推动下,王室最终决定将他的叔叔安德鲁驱逐出王室。

“威廉王子即将前往巴西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访问——而国王和王后最近的梵蒂冈之行几乎被安德鲁王子的丑闻所掩盖,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BBC报道说。

用英国王室的话说,“尽管他(安德鲁)一直否认对他的指控,但惩罚是必要的。”

作为连带惩罚,安德鲁的前妻,也一并搬出温莎城堡;但安德鲁的两个女儿,仍将保留公主头衔。


哈里王子失去王室所有头衔

这就带来第二点的疑问,这就是法治?

法律的天平若因身份而倾斜,那所谓的公正便成了空中楼阁,看似崇高却遥不可及。

毕竟,尽管被驱逐出王室,但英国国王还是会为安德鲁提供新的住所,保证他继续奢华的生活。

但如果属实,他侵犯未成年少女,这可是法律重罪啊。

可怜的吉弗雷,一生都没能走出阴影,最终自杀身亡。

生命的消逝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的不公与沉默的代价,令人扼腕叹息。

英国王室的决定,看似“动真格”,但感觉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我看到,BBC就引述反对君主制的活动人士的话说,应该对英国王室展开更广泛的调查,调查安德鲁与爱泼斯坦的具体关系。

“这不仅仅是家庭问题,也并非私事,”共和组织执行长格雷厄姆·史密斯说。

但这种调查,可能吗?


爱泼斯坦和特朗普在聚会上

这就牵涉到第三点,英国人好歹有所行动,美国人呢?

别忘了,爱泼斯坦是美国人,上他名单的,有英国人,但更多是美国人,其中不乏美国的政要,还有各个行业的大亨。

特朗普上台前,曾发誓要公开所有爱泼斯坦的档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但外界注意到,他上台后反悔了,拒绝公开这批材料,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马斯克和特朗普闹翻后,一度公开指控,特朗普不公布的原因,因为他本人就在这个名单上。马斯克后来又和特朗普和好,指控就不了了之。

但这又引发了一个案中案。

《华尔街日报》此前曾披露,在2003年性丑闻主角爱泼斯坦50岁生日的时候,他女友马克斯韦尔为他制作了一本生日纪念册,收录了数十人寄来的“露骨”信件,其中一封就来自特朗普。

特朗普画了一幅画,是一个女性的裸身线条,上面有 “唐纳德(特朗普) ”的签名,周围还有几段文字,最后这样结尾:“生日快乐——愿每一天都是另一个美妙的秘密。”

暧昧,很暧昧,让美国人浮想联翩,特朗普和爱泼斯坦的美妙秘密,到底是什么?

特朗普大怒,痛骂《华尔街日报》变成了一份“令人作呕的肮脏报纸”,并起诉该报记者、主编以及老板默多克,索赔100亿美元。


特朗普信件

现在,英国人将安德鲁驱逐出王室。美国呢?那么多人和安德鲁一起,都是爱泼斯坦的常客,美国怎么一点行动都没有?

当正义的选择性执行成为常态,社会的根基便如同沙土,在潮水来临时悄然崩塌。

英国王室的举动,虽然很多人仍认为,做得很不彻底,更多是在保护安德鲁,但英国毕竟有所行动,是不是多少在打美国的脸呢?

更重要的,法治呢?世道呢?

这个世界,法治真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至于世道,或许就没有世道可言。

不由想起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的那段唱词: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来源:牛弹琴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